
(通讯员 高慧军 彭睿 段禹含 杜雨佳 王雅婕)10月19日,第四届融媒体与国家治理论坛在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成功举办。本届论坛由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与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办,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与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国家治理研究院承办,以“传播与善治:传媒ESG向善破局”为主题,香港中文大学政务与政策学院、商业可持续发展中心以原创性的“公司评级模型发布+第一届传媒业可持续发展指数”为本届论坛提供了学术支持。本届论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,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对标中国式现代化要求,更好地让可持续发展·ESG理念赋能传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、学术界、产业界以及媒体界等众多专家学者,共同围绕传媒业可持续发展·ESG理念的落地、传统媒体绿色转型实践等议题,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。

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副校长杨懿在致辞中提出,在ESG框架下讨论传媒发展是一个极具现实感与前瞻性的议题,关乎智能文明时代传媒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社会使命、价值方向与治理逻辑,传媒行业如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体系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。他从传媒角色的再定义、发展理念的再塑造、社会治理与价值共建三方面呼吁各界以更开阔的格局,思考传媒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使命。

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张首映在致辞中强调,论坛主题以“善”为核心,极具价值。他肯定媒体环境报道的付出与中国环保成效,指出社会转型中传媒应主动发声,提及行业困境,呼吁推动传媒治理及多领域可持续发展。

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王磊在致辞中祝贺论坛召开,强调传媒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。指出传媒业需应对环境变化彰显担当、技术发展下确保传播公正“向善”两大问题,提出从理论、标准、实践三层面推进传媒发展,呼吁政府、学界、行业协会、企业多方合力。

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丁茂战在致辞中阐释,中国治理现代化核心是政府改革与架构优化,这是2035年目标的重中之重。当前面临县乡村治理、垂直及横向治理链条、智能化治理统筹四大问题,智能技术亦带来挑战,融媒体建设需跟上时代的发展。

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院解亚红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策划主编肖阳出席会议。

论坛开幕式由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庞亮主持。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金勇、副院长肖欢容,科研处副处长李玲飞等出席会议。

主论坛由肖欢容主持。在主论坛环节,来自国内多个行业知名学者围绕传媒ESG的主题进行发言。香港中文大学政务与政策学院教授、商业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卢永鸿教授发布了“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意义”以及“作品评级模型发布+第一届传媒可持续发展·ESG作品榜”,强调聚焦行业重点业绩表现,详细介绍了传媒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现状,并阐释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及实用意义。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、伟伦新闻与传播学教授冯应谦,用ESG的全球意义与全球视野探讨了传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,介绍再生新闻、气候新闻学、数据可持续性、媒体包容性治理和跨界ESG传播生态的5个具有全球意义的传媒可持续发展的前沿趋势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、现代广告研究中心主任王菲分享了广告业ESG的中国路径与传播使命,强调广告业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中介作用。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、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高慧军在论坛上发布并介绍了《中国传媒可持续发展·ESG蓝皮书(2024)》,指出其重要性和开创性意义。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、国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彭睿分享了ESG浪潮中的政府角色与传媒场景的治理新路径,深入分析了政府在ESG中的关键作用与中国特色ESG体系的构建。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员冷凇结合媒体融合与新大众文艺的影响,分享了视听内容的可持续发展趋势。

分论坛分别由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、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高波,副教授王焕联合主持。与会嘉宾围绕传媒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与ESG落地实践、传媒作品的可持续发展·ESG两大核心议题,展开了深入的经验分享与研讨交流。

大麦娱乐控股有限公司ESG执行负责人薛丽君介绍,大麦已建立董事会领导的三级ESG治理体系,并通过科技提效、绿色园区建设、乡村公益放映及“轮椅友好厅”改造等举措践行ESG;微博股份有限公司综艺业务总监姜开伟提及,微博正转型为可持续发展推手,依托文娱内容与政务矩阵推动公共议题传播,并规范新能源汽车信息生态。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、ESG评级与可持续金融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专家李文点评,肯定双方将ESG纳入治理的实践,建议大麦推进管理标准化,微博深化ESG与内容融合。

浙江卫视合作开发中心项目统筹部主任、《诗酒中国心》总导演周路莎,分享以黄酒文化为核心构建“酒旅融合”生态链,中研曜创(上海)影视科技有限公司模式总监谭震点评,该节目实现了文化传承到产业赋能的完整闭环;旅行作家、主持人、摄影师、《尼罗河开始流淌》作者吕强,分享了作品中记录的非洲可持续发展实践,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版权经理、刘慈欣《三体》外文版代理陈枫点评,该作品让ESG理念在非洲落地生根,充满人文温度;第一财经商业创新项目中心总监陈杰介绍“2025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”通过碳抵消、使用可循环材料等举措践行ESG理念。谭震点评认为,活动将ESG拆解为可操作环节,模式具有复制推广价值;SMG导演/制片人崔轶介绍,《永不消失的电波》运用虚拟技术融合舞台与电影表达,创新传播红色文化。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陆嘉宁点评认为,影片通过绿色宣发传递红色信仰,突破了传统舞台纪录片的边界。

腾讯视频开普勒团队制片人何培南,分享了《斗罗大陆剧场版:剑道尘心》以“守护”传递共情,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动画导演李剑平点评,该动画作为中国玄幻动画代表,覆盖全产业链,融合AI技术具备国际传播潜力;胜加集团邓本聪分享了“抚平生育损伤”的社会共创运动,十相宜创始人、总经理王凯英点评该运动打破母亲节营销常规,通过多品牌联动推动社会对生育损伤形成关注共识;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制片人董鑫介绍《本草流芳》运用科技拍摄、多线索叙事融合古法与现代业态,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、外事办公室主任韩莹肯定其以地理空间锚定文化表达,通过多元人物视角激活全民参与,搭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桥梁。

歆光影业制片人邹德鑫分享《山花烂漫时》还原张桂梅办学历程,《中国电视》高级编辑李跃森认为,剧集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教育公平,凸显“人的可持续发展”主题;微短剧《马家窑迷踪之神杖密码》制作人、总编剧魏思伟介绍,作品通过AIGC技术传递环保理念,以年轻化叙事传播文化,广电新视点短剧中心总监、中国视协微短剧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、“短剧新视点”主编赵瑞哲点评,该剧用AI还原遗址减少搭建,实现环保拍摄并推动文化破圈;HelloMeow工作室游戏创始人唐一辰分享《谍・惊蛰》还原历史场景,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教授黄石点评,该作突破娱乐局限,兼具文化记忆修复与历史教育功能,实现了商业与社会价值的统一。

最后,论坛为第一届传媒业可持续发展指数Top20上市公司以及传媒可持续发展·ESG多个单元的优秀作品颁奖。

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学界、业界、政府三方搭建了高效联动的对话平台,更为推动我国传媒行业实现“向善”、可持续、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案。论坛精准锚定了中国传媒ESG的发展方向,汇聚了头部企业的实践成果与优秀传媒作品的创作经验,为我国传媒ESG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方向引领和实践指导。未来随着传媒ESG话语体系构建、行业标准化推进及ESG深度融入业务创作,传媒行业将更好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,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传媒动能。
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公共管理系部分教师及学生(含MPA、学术型硕士与本科生)共同参加了本次会议。
论坛闭幕后,与会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,此次高水平论坛为行业、企业与传媒之间搭建了宝贵的交流桥梁,未来,论坛也将致力于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、激发创新思路,推动我国传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





